
在太平洋的万米高空配资平台导航,三道尾迹云划破天际,歼-16、F-15EX和苏-30SM2三款重型战机正在展开一场激烈的空中争夺。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、美国和俄罗斯在新时代空战中的角逐。2025年,在嘉手纳基地的雷达屏幕上,F-15EX与歼-16的飞行轨迹只有不到30海里的距离,这在超视距空战中几乎可以说是“面对面”的对抗。
歼-16:全能王牌
歼-16凭借其在战略、战术和技术方面的多样性和灵活性,展现了出色的作战能力。无论是空中打击、对地攻击还是对海作战,它都能应对自如,堪称多面手。歼-16能够携带接近12吨的弹药,其搭载的霹雳-15导弹射程超过250公里,几乎可以在对手未察觉的情况下进行超视距打击。它的雷达系统非常先进,不仅能够在2024年东海对峙中锁定两架隐身战机,并成功迫使对方撤退,还极大增强了歼-16的空中作战能力。与传统的红外或有源相控阵雷达相比,歼-16的雷达系统更为高效,尤其在应对隐身目标时,飞行员仿佛拥有“透视”能力。
展开剩余68%目前,中国已经生产了超过450架歼-16,这一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所有四代半重型战机的总和。生产线仍在加速生产,而最新一批歼-16已开始使用氮化镓雷达,能够同时追踪20多个目标。一位美军飞行员在演习后吐槽道:“它的雷达与歼-20实时共享数据,真是让我们感到压力山大。”
F-15EX:暴力美学
与其它第四代战机不同,F-15EX是美国空军追求极致火力的代表,既能主宰空战,又能在空中打击中发挥强大威力。F-15EX可以看作是一座“飞行军火库”,配备了先进的APG-82雷达,能够在450公里的范围内执行对地和对空打击任务。它还可携带高超音速导弹AGM-183,用于对付大洋上的移动目标。
然而,F-15EX也有其短板。它的机动性不如歼-16和苏-30SM2灵活。此外,由于机身较大,F-15EX在近距离空战中的表现也受到限制。尽管如此,波音公司仍自豪地将其定位为“导弹卡车”,通过数量上的优势弥补灵活性的不足。美国空军计划采购144架F-15EX,但这一数量与歼-16的产能相比显得有些不足。
苏-30SM2:逆袭筹码
俄罗斯的苏-30SM2在今年完成了升级,雷达探测范围增加了三倍,而其搭载的AL-41F1S矢量发动机使得它能够进行极为复杂的机动,表现得如同“反物理”一般。2023年8月,交付给白俄罗斯的苏-30SM2在东欧上空展示了惊人的机动性,轻松完成复杂的空中动作。然而,5月黑海的意外事件却提醒了它的弱点——一架苏-30被乌克兰的无人机击落,暴露出即使机动性强,仍然难以防范偷袭。
尽管如此,苏-30SM2的性价比优势不可忽视。其单价为4400万美元,远低于F-15EX的一半。同时,其矢量喷口可以偏转60度,使得它在近距离格斗中如同一条灵活的泥鳅,具有极强的机动性。然而,苏-30SM2的航电系统相对落后,数据链依赖伴飞的电子战飞机支持,信息化水平与中美的先进战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。
现代空战的多维博弈
如今的空战早已不再是单纯的“比拼机动性”。歼-16依靠其先进的体系支持,在超视距空战中占据先机;F-15EX则依托美军全球信息网,擅长远程饱和打击;而苏-30SM2则利用其卓越的机动性在近距离空战中打游击。三款战机如同不同流派的武术家——美国的F-15EX练的是“重剑无锋”,中国的歼-16追求的是“百步穿杨”,俄罗斯的苏-30SM2则崇尚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技巧。
总结
从数量上看,中国的四代半重型战机歼-16已经超过800架,而美国的F-15EX数量不到300架,俄罗斯则仍然依靠苏-30填补苏-35的空缺。但数量并不是一切,F-15EX凭借其搭载的高超音速武器,歼-16的霹雳-15射程优势,以及苏-30SM2在近距空战中的机动性配资平台导航,都让这场空战竞赛充满了无限变数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锋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